聖吉(Peter Senge)提出五項修練來協助組織邁向學習型組織,然而多數組織只接觸了表面工具,而沒有觸及核心內涵。我們以實例來談談,真正走在「學習型組織」這條路上的群體及個人,會呈現怎樣的樣貌。

福特汽車林肯計劃
90年代初期,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以超過10億美元的預算,啟動林肯大陸車型(Lincoln Continental)車款開發計畫。這項計畫為期5年,約有1,000名全職工程師參與,分成10幾個工程專門小組,各小組分別負責產品的不同層面。 

該計畫要求在預定期限內推出的新車型。工程師們都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情,擔心工作上的延誤,會影響後置作業的人,拖累研發進度。因此,成員間的對話常顯露出「愈快把事情做完愈好」的急迫感。車款開發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問題開始浮現,包括規格不符、零件號碼錯誤,以及零件不合用等等。這些症狀的可能原因被指向「時間緊迫,難以好好協調」。 

透過工具 了解系統運作
當時正在就讀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博士班的金姆(Daniel Kim)博士受邀參與該計畫,將系統思考、改善心智模式、團隊學習等工具引進,目的在改善開發團隊在新車研發時的成本與時間績效,並解決團隊中難以有效合作、協調困難的困境。 

金姆要求工作小組描繪過去處理這些問題時的對策,試圖找出工程小組間無法有效合作的原因。當工作小組成員分析自己面對問題如何處理時,逐漸看出一種固定模式。當小組碰到某個困難的設計問題,通常有兩種選擇:一是自行解決,二是與不同小組一起著手處理問題根源。由於每個人都承受了沉重的時間壓力,因此多半採取自行解決的應急做法。不幸的是,這種方式往往會為別的小組帶來意料之外的副作用。因為在相互影響的系統中,一個小組採取的行動幾乎總是會影響組織中其他的小組。 


譬如:負責汽車噪音、震動與平順的小組(NVH小組)為了解決車體震動的問題,採用了增強結構的方式。然而增強結構反倒給負責底盤的小組(掌控汽車的整體重量)帶來新問題。底盤小組對NVH專家造成的重量問題感到憤怒,便自己想辦法解決重量問題;他們藉由減輕其他部分的重量,並增加輪胎的胎壓設定以維持行車穩定。NVH專家發現此事後怒火中燒,因為胎壓增加會影響汽車的平順度。雙方陷入了惡性循環,工作小組之間失去信任,藩籬愈來愈高。「我們對抗他們」的心態變成了一股難以自拔的力量。

看見自己 促成集體轉變
成員們開始看見,自己應急的辦法,為其他人帶來意外的副作用與新問題,結果又造成更多的應急辦法與副作用。大家清楚看見,絕大多數的時間壓力來自於彼此間互相製造的問題。「房間裡一度出現明顯的轉變,」金姆說。「彷彿他們突然看到自己早就知道但卻未察覺他們其實知道的道理。……他們真正看到了導致一切的系統模式,也因此領悟到,他們不該怪罪任何人。這個模式是大家共同造成的。每個小組各行其是,沒有人看到個別反應形成了更大的系統——這個系統不斷產出劣質的技術解決方案,帶來壓力,延遲交車。當大家充分認知到系統的意涵,一名成員說:『老天,看我們把自己搞成什麼樣子!』」 

這句話的關鍵是「我們」。在此之前,每個問題都能找到替罪羔羊:「他們」那組、「他們」上司、時間不夠等。當所有的「他們」煙消雲散,「我們」逐步浮現,人們的覺知與變革能力隨之增加。經過數次類似的覺醒時刻,團體成員逐漸培養出新態度。這種態度帶來重要改變,讓成員以更好的方式協力合作。成員們開始能夠彼此分享意義,反省哪些東西有用、哪些沒有用,而且沒有人會受到懲罰。這個作法讓不同小組之間的競爭壓力完全消失,學習速度加快,找到快速發掘錯誤、減少錯誤的方式。最後,他們在研究新車的過程中打破了很多紀錄,交車時間比預定期限早了快一年、擁有充足的試車時間,把省下來的6千3百萬美元歸還公司。這是福特公司第一個超出了所有預期目標的專案,員工的奉獻與投入程度超出了任何可以衡量的尺度。

學習型組織的核心精神內涵
共同創造系統的成員若領悟到,自己才是問題的根源,才能找出創造自己渴望成果的全新能力。福特的上司不斷追問:「你們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成員們這麼回答:「大家開始改變運作方式,很多問題就不見了。」這種說法對未涉入其中的主管而言,很難理解、很難體會。但當幾百個人開始用不同的觀點看事情,考量到整體而採取行動,這種集體的轉向,才是促成變革的有效力量。 

當人們無法看出問題是自己造成的,就很難產生根本變革。這種轉向真正的內在修為,很難言傳,但力量強大,這也才是「學習型組織」真正核心的內涵。所以聖吉在《第五項修練》第一章就以「metanoic organization」來形容學習型組織的精神,意味著心靈意念的根本轉變,帶有「repent」(悔悟)的意義在其中。但,這幾乎迥異於大多數管理者的想法;因此,在學習型組織這條路上,現代組織的管理者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


補充:

更多關於福特汽車林肯計畫中,學習型組織方法、工具的落實,以及態度的轉變,並打破許多製造紀錄的過程,請參閱:《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上)第277 頁至第283頁、《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下)第912頁到第923頁、《深度匯談》第389到395頁、及《修練的軌跡》第73至75頁。

作者﹕楊碩英/羅郁棠(台灣國立中山大學系統思考與組織學習研究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nse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