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情勢到底是反轉復甦或是迴光反照?
作者:白木野
2008年年中,源自美國房產泡沫引爆的金融海嘯席捲而來,台灣股市在換黨執政、兩岸開放利多的萬點行情期盼下暴跌四千多點。股票斷頭、腰斬,哀鴻遍野。到了年底,實體經濟也陸續遭殃。一時之間減薪、無薪假、甚至裁員遍及各行各業,尤其是依賴歐美消費市場最深的電子資訊業為烈。但就在台股加權股價指數跌至四千多點,低檔盤旋數月、人氣散盡、了無生氣之際,卻突然啟動一波快速漲勢,從2009年三月初開始到四月中,短短一個半月,股價逼近六千點。然而戲劇性的轉折卻再度出現,四月16日股價開盤跳空大漲幾乎衝破六千點關卡,但是隔天17日卻暴量長黑。到底行情會向上突破,還是反轉向下?到底要加碼買進,還是認賠殺出?有分析師認為經濟基本面仍不樂觀,因此這一波乃是跌深後的暫時反彈,6000點乃是反彈的終點,也是最後的逃命波;也有分析師認為經濟的春燕已經降臨,6000點乃是技術面的套牢反壓區,洗盤換手後將有另一波的大行情。
誠如過去所有變盤點一樣,多空看法分歧,任一方都言之成理,唯有股民依舊茫然無措。姑且不論股價的技術面趨勢,解碼這波暴漲的原因,或可清楚的窺見台股中、長期的走勢仍舊繫於歐美經濟之榮枯。有人說台灣經濟已經與歐美脫鉤轉向中國靠攏,筆者認為那只是一廂情願的說詞。事實上,台灣的經濟仍舊高度依賴歐美。尤其佔台灣GDP最大的主流產業-電子資訊業對歐美市場依賴甚深。然而更糟的是,台灣的電子資訊業又剛好位於產業鏈的中上游,更加容易受到歐美景氣波動的傷害。質言之,未來幾季,歐美若不好,台灣將更糟;歐美若反轉,台灣恐怕也不見得可以馬上復甦。由此推論股市行情,雖不中亦不遠矣。
這波股價走勢,從三月初到四月中的暴漲,當然資金行情的推升功不可沒,然而急單效應才是得以炒高行情的主要題材。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急單的來龍去脈,並且判斷急單是否會轉成常單。
急單有沒有?確實有。觀察北、中、南三大科學園區,三月起陸續減少無薪假,可知急單不是業者為炒股票放出的假消息,而是確有其事,而且遍及整個電子資訊產業。然而耐人尋味的是,這段期間歐美的經濟指標不斷的惡化,失業率逐月攀高,消費需求無疑的必然向下滑落。其次,美國人為了償還過去幾年過度舉債消費的惡果,也開始改變生活習慣減少消費增加儲蓄。從各種跡象來看,歐美市場的資訊電子產品的消費,沒有任何理由增加,但是為何台灣還會接到急單呢?
有人主張台灣經濟已經與歐美脫鉤,全靠中國拉抬。隨著股價的飆漲,越來越多人相信,眾口鑠金之下,於是中國的家電下鄉、熱銷的山寨電子產品等等的消息,與急單劃上了等號,瞬間模糊掉急單的源頭。然而深入調查可發現,接到大陸內需訂單者只有聯發科等少數深耕大陸內需市場多年的業者,多數還是來自歐美。雖然有些確實是出貨到大陸,不過這乃是兩岸的分工型態所致,最終點仍舊在歐美市場。或許未來中國的內需市場足以匹敵歐美市場,但是現在還言之過早。根據美國中情局每年都會發佈的「全球事實書」的數據顯示,2008年的GDP(經過購買力平減調整後的數字),歐盟為14.8兆、美國為14.3兆,中國排第三,為7.8兆,但僅佔五分之一弱。其次再看每人的GDP,中國排在第133名,每人每年僅為6000美元而已,雖然從平均數字來看中國的消費力會產生扭曲。不過,無論如何,佔五分之四強的歐美市場消失掉的消費需求,在短期內絕對不可能由僅佔五分之一的中國填補得上,何況是非民生必需品的電子資訊產品。
至此,急單的事實應該很清楚了,源頭大半來自歐美、少數來自中國。然而矛盾的是,歐美消費端需求不振,為何卻有大筆急單發出?要搞清楚矛盾的原因,必須更深入探究整個產業鏈的運作。
電子資訊產業的需求與零售端,也就是下游在歐美,而台灣則位在生產的中上游端。從去年年中之後,訂單急凍。雖然需求不振,但零星的需求總還在,經過了半年的去化,零售端的庫存水位必然下降。零售端可能牽涉到數階中間商,譬如,零售商、小盤商、大盤商等。但不論哪一層中間商總有一套運行多年幾近自動化的庫存管理政策,依據估算的安全庫存量進行採購作業。當實際庫存水位低於安全庫存量就會發出採購訂單。照理說景氣不佳,安全庫存量應該不高,補充庫存的訂單應該少才合理,可是卻為何不見縮小,因為訂單在產業鏈中被重複放大了。
當一條產業鏈牽涉到的上中下游的廠家甚多,也就是產業鏈很長、很多階層的情況時,下游若出現無法預期的小小需求波動,到了上游往往會被放大數十倍之多,這種產業鏈的特異情況,稱之為「長鞭效應」。這種現象幾乎在所有產業鏈中都存在。過去多年來,電子資訊產業由於上下游間磨合多年,而且對於消費者需求的預測並不會誤差太大,因此雖然也有長鞭效應不過程度並不嚴重。這次金融海嘯,人人預期需求減少,廠商也緊縮產能,節衣縮食以渡寒冬。因此突然接到訂單,必然無法立即開工,需花一段時間將放無薪假的員工找回來重啟生產線。有些甚至要招聘新員工來填補被裁減的員額,新員工需要時間學習,耽誤的時間更長。可是發出訂單的下游廠家,卻以該上游廠商過去的標準交期來規劃生產或是出貨排程。一旦該上游廠商無法準時交貨,下游廠家為了維持自己的排程,必然加發急單給另一家上游廠商。因此實際的需求量可能只有十單位的量,可以卻向上游發出了二十甚至三十單位的訂購量,而每一層的廠商都以類似的思維與行動向他們的上游發出更多的訂購量。依此類推,零售端非預期的小量訂購量,被產業鏈中每一階層的廠商層層放大,創造出來數十倍的重複訂購量。因此雖然全球不景氣,電子資訊業的主要市場,如歐美等國需求銳減,可是位在電子資訊產業中上游的台灣卻是產能滿載。這怪異的急單榮景,看似解了一時渴,實則飲鴆止渴而已。
急單引發的重複訂單量最後會到哪去?當然不會到市場去,這多生產出來的產品最後都堆在廠商的庫房裏。就電子資訊產品而言,依據摩爾定律每十八個月,功能強一倍。若以相同的功能而言,價格自然要跌一半。換言之,這些堆在庫房中銷售不出去的產品,在一年半後甚至更快,將面臨資產折半減損的命運。廠商本來為了度過景氣寒冬所預備的資金,為了應付急單反而消耗掉,卻換來一堆滯銷的存貨。如果歐美的景氣衰退期拉長,則台灣的電子資訊產業恐怕將有不少難以捱過而倒閉。
當然我們不希望看到如此悲慘的預言成真,但為了個人財富著想,少碰電子股為妙,若不準,最多少賺而已,可若準了,則血本無歸。投資股市保本為先,寧可少賺也不要通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