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kids-bake-lg.jpg   

作者:戴士杰

和一般的測驗有何不同

很多家長問我們,思路類型TPD D是什麼意思?「動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是「動態」的?聽起來很學術的名詞。使用「動態」一詞的確和我們的學術背景有關,因為我們最專精的一門學問來自麻省理工,叫做「系統動力學」,同樣也有個「D」字,故我們對這個英文字有很深厚的感情。這個字眼換成白話的一點說法,就是「流程」 

還有一些家長會問我們,TPD跟皮紋有什麼不同?因為TPD和皮紋都強調測試的是先天特質,而且都不使用問卷,小孩都可以使用等等,在「方便性」和「用途」上的確有相似之處。但是理論基礎,以及要測出的內容卻相差很多,根本是不同的東西。皮紋已經被學者批評成偽科學,測的東西無法驗證真實性(斷言你的孩子未來適合做什麼,我們覺得很荒謬,因為各行各業都有不同思路類型的人出類拔萃,只是他們成功的方法差異很大),因此已經逐漸從市場消失了。此外,TPD通常親子都要施測,這樣才知道互動上出了什麼問題,這也是和皮紋的差異之處。

不過最關鍵的差異,其實就是我們一開始講的「動態」,換句話說,目前幾乎所有的人格、心理測驗都只能測出「靜態」的結果,但TPD卻能測出「動態」的結果。

分析菜的好壞一定要從食譜下手,不是菜本身

我們拿廚師做菜來打比方好了。假設你的小孩是廚師,做出來的菜就是他的「行為」。如果家長想要了解他的「行為」為什麼會如此,菜不好吃想要改善,就得先了解孩子的「食譜」為何,這個食譜就是所謂的「思路類型」,也就是做菜的「流程」。食譜知道了,有時只要改善材料,做出來的菜就會變得美味。

家庭失和的家長,管教方式都著重在「改變流程」,這樣小孩子會非常痛苦,就像他天生擅長做中菜,你非逼的他做法國料理一樣。你說他中菜做的不好吃,有時真的只是經驗(學習)和材料(環境)不足而已,所以不要管錯地方了。

食譜基本上都會交代先放什麼,再放什麼,什麼要用煮的,什麼要用炸的。「思路類型」也是如此,他會分析一個人先想什麼,再想什麼。而且不同類型的人,「料理」的方式也完全不同。就像中國菜喜歡炒,西方的菜大多用油煎,人的思考方式也是因型而異,有人喜歡循序漸進的思考,有人必須先收集資料,有些人則很隨性的用聯想的方式想問題。

一般的人格測驗,還有皮紋,了解的都只是「靜態」的資料。就像是把食譜的「材料成份」告訴你而已,例如蛋一顆、油幾克,鹽巴少許。這些測驗只能告訴你,這是一道「蛋料理」,因為蛋的成份最多,但到底是荷包蛋還是炒蛋,沒辦法知道,除非你自己告訴他。換句話說,幾乎所有的測驗都只是把你告訴他的事情,重新換個「專有名詞」再告訴你而已(例如說,問你是不是經常哭泣,就說你有憂鬱症一樣)。

皮紋測驗就更神奇了,從指紋居然能知道人的腦區成分組合,難怪腦神經科學家會群起而攻之。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人腦的功能並不像早期所想像的一個區域負責一塊,分工分的很完美,而是好幾區協同負責的,所以即使測出分區的能力如何,也不能代表什麼。

測試是為了什麼?當然是解決問題

由於是TPD能測出思考過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很強了。為什麼我們在測試結束後都要搭配解說?因為我只要有「食譜」,然後再問問你「菜去哪裡買的」、「買的材料品質如何」,就大概可以窺知問題的全貌了,之後就可以對症下藥,提出貼近「事實」的建議。不然星座血型DISC一大堆可測的,根本不需要單純為了知道自己思路類型就來做測試(我們還提供網路問卷咧,可見測試本身多麼不值錢)。

所以,我們不會說TPD是科學算命,能夠鐵口直斷孩子的未來,那是荒謬而不可能的,但是由於TPD可以準確的判斷思考方式,讓任何家長覺得棘手的問題,包含如何教養,如果做出選擇,我們都會仔細的詢問、了解,並且找到正確的切入點給予建議,就像是企業做診斷和顧問一樣仔細。

我們經常看見家長有問題時會到處詢問,畢竟人一輩子都有第一次當家長的時刻,但了解TPD之後,你就不用讓孩子「神農嚐百草」,測試一大堆的建議或偏方,因為給你建議的人,不可能生過所有類型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別人的建議,每個人環境不同,你不一定有條件做到,他們的類型也跟您不見得一樣。舉例來說,很多建議都叫您要狠心對待孩子,讓他成長,但不是所有家長都能做的到「狠心」這一點,故這樣的建議就不太有用。

 (作者為慎思顧問公司副總經理,中山大學企管博士候選人)

更多好文請上TPD思路類型網站 http://www.tpd.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nse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